法律研究

在《信託法》的框架下,信託法律行為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受託人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

更多...

陰陽合同並非專業的法律術語,通常是指在民商事交易中,合同當事人基於某種特定目的簽訂兩份或以上的內容不盡相同的合同,對內的合同被稱為陰合同,一般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是實際履行的合同,對外披露的合同則被稱為陽合同,並非真實意思表示,部分條款並不實際履行,一般僅用於向政府部門提交或對外公示。

更多...

自2019年10月23日發佈並實施的《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匯發[2019]28號,以下簡稱“28號文”)規定“試點取消非金融企業外債逐筆登記”以來,試點地區的外匯管理部門相繼發佈了相應的外債登記管理改革檔,就一次性外債登記業務作出了明確的指引。該等檔主要包括:

更多...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七十三條規定了債權人的代位權,即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時,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

更多...

隨著現代商業的發展,新的交易方式和類型層出不窮,交易結構變得紛繁複雜,交易中的各種增信措施也被廣泛運用。抵押、質押、留置、保證、定金以及非典型擔保措施(讓與擔保、所有權保留等)均是商事交易的增信措施,這些增信措施為債務履行提供保障,增加債權人的信心。債務加入也是一種增信措施,在實務中為保護債權人利益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