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 Publication

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4号,以下简称“《修订前公示条例》”)以“行政法规”的立法方式确立了企业信息[1]公示制度。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市场主体登记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市场主体登记条例实施细则》”)则废止了一系列规范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统一了市场主体登记的制度规则和细化要求。

MORE...

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境外机构和个人在境内置业、进行经济合作越发普遍。但因中国存在相关房地产限购政策,使得纠纷频发。本文将结合法院判例,分析法院执行程序中限购政策对境外机构和个人的影响。

MORE...

作为在民商事活动中惯常使用的一种救济方式,各当事方通常会在合同中约定相应的“违约金”条款: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时,其应按照合同的约定,为其违约行为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向守约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等)。一般而言,各当事方会约定违约金的具体数额或因违约产生的具体损失金额的计算方法。但该等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损失金额计算方法,可能会存在较损失过高需要适当减少或较损失过低需要适当增加的情形。

MORE...

自2023年11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称“国家网信办”)2023年第26次室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历时近四个月,《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令第16号,下称“16号令”)终于于2024年3月22日公布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MORE...

财产保全,是指为了保证生效裁判的顺利履行,经当事人申请,由人民法院裁定,在诉前或诉中采取的一种临时强制措施。财产保全的方法有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保全措施在民商事案件中的大量运用,以及其本身的功能和属性,决定了其不可避免会出现申请错误的情况。错误保全申请,可能导致被申请人或相关方遭受财产损害,该损害赔偿责任应当采取何种归责原则?

MORE...